close

聲之形  

▲圖源網路,僅作引用而非用於商業用途。

(雖然有點小模糊,但這個畫面,這真的是我能找到唯一一張比較大&清楚的QQ


 

☆注意事項:

一、內有嚴重劇透,就是有雷的意思,雖然已經上映好一段時間,但還沒看過的朋友請謹慎>W<

二、非評論,純心得,勿筆戰。

三、《聲之形》日方官網:http://koenokatachi-movie.com/

四、觀片日期:二零一七年四月十六日(日)一刷

個人推薦指數:★★★

個人印象指數:★★★★

個人感動指數:★★★★


 

☆觀片以前:

 

  先來說說觀片以前的感覺好了。

  正如去年《你的名字》的洗版,《聲之形》,也毫不意外的在我FB的版面上充斥。但,我並沒有比當年《你的名字》還有衝動想看這部片。

  原因是什麼,我想可能是沒有一個讓我一眼就非常在意的點,也有可能是,比起去年,其實我沒特別看過《聲之形》的所有預告片。

  所以如果不是朋友的邀約,我大概就會PASS過去了。

  在看電影以前,我聽過太多人說,《聲之形》比起《你的名字》更催淚,幾乎是每個進去每個人都會哭,至少我某些有去看的朋友是真的哭到不行這樣。

  所以在進戲院以前,我其實挺擔心自己也會失態的XDDD,但結果是,雖然幾度有難過的感覺,但我還是沒有掉淚(太冷血了吧喂)

  雖然,《聲之形》我拖到已經上映了三個禮拜有,今天才進戲院,不像去年是趕上映第二天看《你的名字》,但我覺得,還是值得。

  在正式進到心得區塊,我想說,如果說《你的名字》是微鹹的鹽水,那麼,恐怕《聲之形》便是死海一般的鹹度。但這都只是我片面的感受。

  會用鹹來形容,是因為,那便是眼淚的味道。

  《你的名字》是微微的惆悵,但《聲之形》,卻是給我如硝子的哭聲一般深刻而、不容忽略的鹹澀。

  但是,我想,如果先看過漫畫版,或許才能對動畫,能有更深一份的震撼。


 

☆觀片以後:

  在看這部片前,我有先追過原著的一部分漫畫。其實我覺得原著原來撰寫出的傷害,比動畫看到的還要深刻一些。

  在我以為還有更多的時候,動畫已經轉到了硝子轉學那一幕,一瞬間我覺得,霸凌的衝擊好像就只有一些、比起漫畫而言,給我的感覺略薄了些。

  (雖然漫畫的部分我也沒全看完,但我看漫畫的時候一樣沒有哭就是(我想對我而言難過的點總是比較奇怪吧><)

  雖然難過,但總覺得切進心坎的深度少了一些,但卻是和《你的名字》完全不同方式的讓人印象深刻。

  但我必須先承認,若問我《你的名字》跟《聲之形》哪部我會想再刷,我會覺得,仍舊是《你的名字》。

  

  但,對於硝子跟將也各自覺得自己不該存在的那一部分,是我覺得這部片我最喜歡的一個點。

  而在我眼裡,《聲之形》最令人印象深刻的,便是這一個部分。

  對硝子而言,她認為自己的存在為別人帶來不幸;對將也而言,他也認為自己不應該繼續存在。

  隔離於人群之外,兩個人都「聽不見」,但即使如此,聲音,最終用不只是能被聽見的方式傳遞過來了。我想那便是《聲之形》的意義所在?

  聲音有形體,只要願意開啟自己的心靈,就能夠「聽見」。

  所以,硝子即使不斷覺得自己只是帶給別人麻煩,甚至在植野眼裡,她不願意真正與人溝通。但我很慶幸最後在橋邊,將也說,希望硝子能幫助他繼續活下去──我覺得那是一個真正改變的起點,對硝子而言,也許那是一種「被需要」的感覺?

  所以,即使將也一再地被挖起過往的那些罪過,甚至我想在他心裡,曾經的錯,再怎麼彌補都無法填回,但即使一再覺得自己或許沒有資格,甚至自己慢慢地閉起了耳朵──我想國小時期轉移至他身上的霸凌,其實就是他逐漸讓自己、也被徹底孤立於世界外的原因。但最後,看到將也虛擬地手慢慢地挪開,在他的世界裡,所有人的臉上不再存有叉號,也就是他逃避的象徵,那一幕,特別令人印象深刻。

  我想,動畫裡最讓人感動的,便是將也願意聽見世界、願意相信,他可以開心的和「朋友」在一塊兒,以及西宮,看起來終於像是能夠接納自己?

  打個問號是因為,其實我看完之後,還是沒能很了解西宮硝子的想法。我想,能完整聽到她的情緒的,恐怕就只有哭聲,她的眼淚和嘶喊很痛,唯有從那裡我能或多或少明白,她對於自己耳朵聽不見的無能為力、撕裂了所有人過往的抱歉、甚至是對將也的抱歉,很深很深。

  也是那一些哭喊一般的聲音,讓我幾度特別感到難受。沒有辦法好好說話的她、沒有辦法聽見想聽見的事物的她,對她而言,要與這個世界溝通本就不如我們一般人容易,但我想,即使終究沒辦法完全窺見硝子的想法,但那不就正是,我們身邊某些有著身體缺陷的朋友們的處境嗎?

  大概,在我們透過將也眼睛看見的硝子,正也是我們在現實世界裡透過我們眼睛所看見的「他們」──那些於我們而言,就是有著缺陷的人。我們無法看清彼此、會誤會彼此,這不是一個人的錯誤,而是雙方都有錯。

  正如植野犀利傷人的──「妳不也沒有試著與我溝通嗎?」,那是硝子的錯,在自卑底下,她只會一股腦兒的說「對不起」,但植野想要聽見的,從來就不是道歉。有著缺陷的朋友們很多時候都像硝子一樣,默默地、安靜地,然後,也許常常掛在嘴邊或著心裡的,就是對不起。像是自己的不便是種罪過,無能為力的同時,也深深痛恨自己為什麼無能去改變、不能去改變。

  但我們,正如電影裡那些圍繞在她身邊的人,也或多或少有錯。他們沒有辦法聽見她的想法,不曉得她的無助,正如電影裡某一幕,西宮撲在將也身上說「我很努力了」,但也許,我們都還沒有擁有真正能傾聽他們聲音的耳朵,所以我們不能理解、誤會、不耐。

  終究,錯誤的起源,便是彼此無法了解。但我想這並不只是適用於西宮這樣子的案例,甚至連我們能用言語好好溝通的人,都可能一個個都是「將也」,於是傷害存在於每一隅,只因為我們都沒有辦法好好的打開心胸,去聽見每一個人的「聲音」。

  我想,電影裡面個性最明確的配角的,就是暱稱小直的植野。她的所作所為都有理由,而不只是單純惡意的中傷排擠。這讓我不免覺得,也許很多現實的我們的捉弄,也都是有理由──恰若電影裡的將也,或許只是想更了解這個不太會說話、唱歌不好聽、耳朵聽不見的女孩。

  對植野而言,她在乎整個班上的和諧、在乎將也,所以她試圖讓一切回歸到沒有西宮硝子的時候,殊不知一切再也無法重來。

  在她眼裡,西宮,是讓班級破碎的兇手,也許她的行為不可取、言詞自始至終傷人無比,但我卻覺得,這樣的植野很真,而我也不如普遍所有人一般討厭她。

  她是遷怒、是幼稚、是自以為,但,她的行為表現正是許多的我們會做的──為了保護最珍視的事物,於是極盡全力想排開造成一切變動的兇手。

  所以當將也受傷、當將也被排擠,她無能為力之際,只是越覺得,是西宮硝子,剝奪掉了一切。

  太多時候,我們是植野也是將也,拚命想守護自己重要的事物,卻也同時用著錯誤的方式去理解這個世界、與想知道的人打交道。

  

  所以,其實整部片來講,除了兩位主角以外,我其實蠻喜歡植野這個角色。很現實。這是我對她最簡短的總結。

  說到喜歡的配角呢,當然可愛的將也姊姊(威脅到最後真的燒掉錢我真的覺得XDDDDDD天啊wwwww)跟瑪莉亞(講話很可愛,雖然將也差點死掉那邊,看到他回來一直喊「死了!死了!」真的挺XDDDDD不妙()我也都很喜歡,但最喜歡的第二配角,是結絃,西宮的妹妹。

  她的角色在我眼裡一開始是個姊控(但當然一開始我並不知道她是西宮的妹妹),總之就是個很保護西宮的妹妹XD,甚至對要接近西宮的外人都會有些敵意。

  但我覺得,她是逼迫著自己成熟。所以奶奶(西宮系)離開的時候,她哭;對阻止姊姊自殺失敗、沒有好好保護好姊姊,她哭,老實說我很喜歡這個小女孩兒,很率真,就像她奶奶說的一般。她會對自己認定的人放開心胸,所以在奶奶離開的時候,她才願意在原本故作堅強說「到這裡就好」後又轉身回來對將也說「我還是很害怕」。

  再怎麼成熟,她也只是個比西宮跟將也他們小上許多的女孩。她成熟的很可愛,卻也成熟的讓人心疼,在她相機下捕捉的畫面,我想,並不只是些亂七八糟,而是很美好的事物──那些,都是她為了讓姊姊活下去而努力的痕跡。

  而且,我對她居然讓西宮跟植野一起去搭摩天輪印象深刻(但事實證明她一樣有監控XD),我覺得結絃在這部片裡是個了不起的角色,若要把她跟《你的名字》中宮水三葉的妹妹比較的話,就是、她大概不是打醬油,甚至是個很關鍵的人物?有很多事情,她曾經阻止,但後來,卻也是她幫助了硝子跟將也很多很多。

  而對於剩下的配角,例如班導師,其實在漫畫裡很明顯地老師能理解為什麼將也欺負西宮,因為連他自己的態度,都不是那麼耐煩,甚至他不會因為有西宮的存在,而特地把作業等等抄寫在黑板,這部分我在漫畫裡有看到明顯地同學因為要幫西宮,所以因而自己沒抄到,在動畫裡大概就是短短一幕的──「我剛剛忘了問」那邊,其實也只是我看過漫畫的聯想,但除此之外,我也不知道那只有幾秒的畫面,還會有什麼用意就是。

  再來,佐原,是曾經真心接近西宮的同學,卻因而逐漸沒有到校。

  其實我一直覺得,佐原就是少了點勇氣。無論是繼續跟西宮相處,或者是跟將也道歉。在她心裡,總有一份去不掉的膽怯,但我認為,她在雲霄飛車上說的那段話,或許也能總結她一直以來的行為。其實她是願意接近西宮的,但,還是會害怕啊。

  這個社會、這個世界,因為不理解而不夠友善,於是傷害有時侯會因此轉移到自己身上。我想,那或許或多或少,就是佐原後來消失的原因?

  對佐原而言,某些事情,即使願意嘗試,但嘗試過以後還是會覺得,還是很害怕。或許不是害怕嘗試,而或許是這件事的本身就存在讓人畏懼的成分。佐原的心態有部分正是我們,不是嗎?

  永束,最喜歡的就是他解釋朋友其實根本「不需要有什麼資格」,雖然拿沾著番茄醬的薯條當菸裝大人真的很爆笑XD,但他所說的話真的十分有道理。

  朋友的定義是什麼?與誰做朋友,是否需要具備資格?

  在他眼裡,死黨、朋友,很輕易就能夠因為將也一次出手相助建立。但對將也而言,想跟誰成為朋友,卻是困擾他的一件事:我能夠這麼開心嗎?,甚至是他對朋友定義的疑惑,都是在小學六年級那年的霸凌後,成為糾結在他心上的結。

  或許他不願真正傷害,但他的確傷害了人。或許交朋友曾經很簡單,但自那時之後他再也不敢與人真正對上視線。

  然後是,我有點摸不清她到底在幹嘛的川井。一直都覺得她就是個很會裝清高的女孩兒,但後來最後她大聲的說西宮尋死什麼的,我還以為她還是老樣子= =,結果卻是很高興西宮還活著,說到底,我完全不懂為什麼川井的態度會改變。從她某天跟將也說真柴想跟他認識時,到某天又吼說將也沒變、吼說他曾經霸凌別人……老實說,全部故事,我最討厭的,是她,覺得最難搞清楚的,也是她。包括她帶來的真柴,到底為什麼會突然有人對將也有興趣?滿滿問號

  雖然我一度以為說霸凌不可饒恕的真柴最後大概不會繼續留著,川井也是。但看到她努力想摺千隻紙鶴給將也,我只感覺,什麼時候妳是真心對將也的?一開始找真柴來的時候就是,或者是說,其實小學時代,就是了呢?只不過是在那個環境下,必須拉一個人成為替代所有人痛苦?

  霸凌為什麼存在?有時候,或許就是該有一個人替某一個人,甚至是全班承擔罪惡。

  看著霸凌,我想到《Arisa~雙子迷情~》、想到《校舍的後方埋藏著天使》,於是我覺得,霸凌為何存在,理由恐怕就是,總有一個爆炸點,讓霸凌孳生。

  所以,並不是一再的規範訓誡就能解決,霸凌被漠視或許不是最嚴重,最讓人心寒的是,明明知道,卻無能為力……或者作為無所幫助。但偏偏,校園裡,根本常常都只是用警告、記過處理。真正該被了解的內心,卻往往沒有被了解透徹。

  霸凌在我眼裡,或許就是因為,我們聽不見彼此的聲音,於是用錯誤的方式試圖去了解,某個可能與自己不同的人……

  雖然,我在動畫版裡並沒有很深刻覺得霸凌是這個故事全然的主軸,但霸凌的確是一切的契機。

  

  雖然某些人與將也的靠攏有些許讓人無法完全理解,但是,我卻很喜歡最上方大家一塊走著的畫面。

  開心的樣子、有朋友的樣子,其實很簡單。

  即使有點悲傷,但至少他們的過錯沒有如「未聞花名」的一個小錯誤而無可挽回,至少硝子跟將也都沒有自殺成功,能夠好好的繼續活下去,恰如川井最後說的,也許有痛苦的事,但是,那都是生命裡會經歷的。

  有再多不愉快,但生命並不應該因此而結束。

  當煙花繽紛絢爛,幸好那並不代表生命就這般璀璨一刻而逝去。而是,在煙花漫爛以後,終於能夠重生。

  我想,這其實是個帶著悲傷,最後卻圓滿的故事

  畢竟,就連當初帶頭排擠將也的島田,在將也摔下去後,他們是拉他上來的人(雖然我不懂為什麼他們會知道將也摔下去,也許是有人通知還啥,總之,有點不太懂)

  冷漠不堪有時候不是真正的討厭,甚或討厭有時候只是一種情緒,也許終究,我們都是用自己的方式試圖與人相處。或許錯過,或許造就無可挽回,但因為是我們,所以才會各自做出不同的決定、走出不一樣的路。

  能夠有過交集,是一件太過美好的事情。即使有過眼淚,但幸好,所有人都聽見了彼此的聲音,所有人,都不再只是看見跟聽見自己。

  因為是「我們」,也因為是「我」跟「妳」,我們的青春,才會是那個樣子。

  所以我們都該感謝世界,能夠讓我們相遇。摩擦誤會或許是必然,但能夠都好好活著,真的太好了呢。

  

  電影裡還有一幕讓人印象深刻,就是硝子努力跟將也說「喜歡」,也就是告白的時候。雖然很可惜的被聽成「月亮」,甚至結絃聽到也是噗哧悶笑XD,但這算是一個很可愛的地方吧XDD

  這可以算是,《聲之形》的獨有梗吧!

  看完這部電影很滿足,很感謝我沒錯過這個故事,雖然還想說更多,但也許就會變更流水記帳式>^<,不過今天去的時候場次已經剩不多,但座位還是座無虛席!所以說,《聲之形》真的值得每個沒有看過的人去看一次,去從這個故事理解,我們曾經不明白的很多事情。

  雖然很可惜我沒辦法把歌聽完就被趕人了(覺得有點誇張ZZ,片尾不是也是電影一部分嗎),但這次很高興剛學會的某些日本基本用語我都聽得懂(痛哭),之前根本就是有聽沒有懂,但這次看我真的很多都聽得懂,就算沒有字幕我也會知道他說什麼,不是因為動作,而是,我知道那一句話是什麼意思。

  希望未來的我看到這篇,還能記得今天的感動。兩個小時的電影,在不知不覺間走到尾聲,每次都覺得電影結尾了真是意猶未盡XD,而我這次真的非常喜歡《聲之形》的結尾。能夠認識硝子跟將也他們,真是太好了!

  雖然在看電影前有看到有人連署說《聲之形》消費霸凌跟聽障者,但我覺得並不全然是。

  雖說也許是劇情的安排讓人這麼覺得?但至少,我覺得《聲之形》是讓我看見,我們其實是能夠用同理心去對待不一樣的人,也許曾經的錯誤不可饒恕,但不是等同於那一個「人」,就該被貼上既定的標籤。

  沒有誰能標籤誰,我們所有人,永遠都是未定義。

  不過朋友是跟我說《聽說》當初好像相關爭議比較大?但總之,若我們能用不同視角看那些故事,也許會知道,其實它們,都是在告訴我們世界中,還有很多我們不理解的,而我們能因為電影而學習,對我而言,依舊是件很棒的事情!

  

  願《聲之形》的大家能一直開心下去 :)

  心得就到這邊,謝謝大家看到這裡:)

 

  IE 2017/04/16 PM4:56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淩雨(IE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